新华社长春3月15日电——低价引流本应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实惠机会,但如今却成了商家掏空消费者钱包的套路。消费的人在寻求优惠的过程中,常常遭遇巧妙设下的消费陷阱。
近日,新晋奶爸陈朋在某早教机构报名了1399元的摄影套餐,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,他发现多次加价成为常态。从基础拍摄到升级套餐,最终他花费2699元,把“亲子税”视为没办法拒绝的情感消费。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,摄影服务投诉明显地增加,低价引流和底片归属争议是主体问题。商家利用低价吸引消费的人到店后,通过推销高价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。
在家电清洗服务中,长春市民李楠也遭遇了类似经历。面对99元的清洗促销,他预约了服务,但在清洗过程中,被告知额外的服务需要付费,最终花费529元。李楠无奈表示,低价引流高价加餐的模式让他后悔不已。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指出,家电清洗市场的规范程度参差不齐,不正规公司恰恰利用了消费者对于家电知识的缺乏来进行诱导消费。
另一个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例是打印机促销。许多消费者冲着极具吸引力的“九块九打印机,赠送1000页免费打印”而买入,结果却在后续的续费中感到失望,原装墨盒价格高昂,而后续打印需下载付费软件。消费者们都表示,这种“付费永动机”让他们的银行卡备受打击。
律师提醒消费者,商家在宣传中往往模糊关键信息,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,低价引流、强制绑定的行为明显违背商业道德。作为消费者,应提高警惕,尤其是在面对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产品时,要“免费后收费”的消费陷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