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修了一次电视,只是显示屏不亮就被收了700块,家里热水器坏了,换一条线。在保修期间,要么联系不上维修员,要么上门后说是别的问题是需要重新付费。现在才知道,原来都是套路。”一位消费者向科技浮世绘分享自己在啄木鸟平台上的经历。
这家宣称覆盖300城、拥有10万维修师傅的行业巨头,被揭露存在系统性高价维修、虚假维修、偷换零件等乱象。
据央视报道,记者在卧底过程中被告知,做家电维修门槛其实很低,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,且培训的内容重点集中在营销套路上,完全不涉及家电维修的实操。
而上门修东西的人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想尽办法在服务过程中提高收费。如果客户嫌贵,就可以表演一出“双簧戏”给顾客看。而若在维修过程中遇到不会的情况可以直接和老师傅视频,现场教学。
不仅如此,为求业绩,维修师傅还会因为平台的压力向客户虚报价格,因为如果不隐瞒真实的情况漫天收费,就挣不到钱,甚至还会因为业绩差,最终丢掉这份工作。
“开个水龙头100元,换个成本91元的塑料电机收费659元……”啄木鸟已然成为维修刺客。
首先是在昨日晚上7点半左右,啄木鸟官方回应媒体称:公司管理层很关注此类问题,针对维修师傅他们有着严格的投诉流程,称已建立“客服登记-专人回访-查实处罚”三级投诉机制,承诺48小时响应,确认属实将会对师傅进行严格处罚。
这种“甩锅”维修师傅的回应并不能让外界满意。在被315曝光之前,网上已经有不少关于啄木鸟维修乱象的吐槽和避雷帖。
据电数宝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“啄木鸟家庭维修”共获得13 次消费评级,均为“不建议下单”评级,2024 年整体消费评级为“不建议下单” 。
晚上9点半左右,啄木鸟在官微发布了正式声明,称新闻媒体报道的问题都是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完全责任,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调查组,将对报道情况做彻查。
在0点左右,啄木鸟官微发布了第二次声明,称放弃公关,接受阳光下的检验。“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, 我们的客服、内部团队在各个端口的沟通混乱,回答不一致,甚至在紧张和失措中做出了推诿责任的错误回应。” 啄木鸟称,全体管理层做出了一个决定:放弃公关,接受阳光下的检验。
公开资料显示,啄木鸟公司运营主体为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成立于1995年,2000年开始全国连锁运营,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,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均为王国伟,且曾吸引众多投资者的关注,这中间还包括知名企业家如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和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等。
据介绍,该公司专注于各种家庭维修项目,服务覆盖超300个主要家电和家居设施类别,包括家电维修、家电清洗、家电安装、水电维修、管道疏通、开锁换锁、防水补漏、墙面翻新等。
天眼风险信息数据显示,该公司曾多次因修理合同纠纷、合同纠纷、承揽合同纠纷等被起诉。对外投资信息数据显示,该公司持有60余家存续企业股份。通过直接或间接持股,该企业具有100余家企业实际控制权。
据媒体报道,2024年1月29日,啄木鸟维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在香港主板IPO(首次公开募股)上市。但7月29日,其递交的港股招股书满6个月后失效。随后于同年9月30日,啄木鸟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继续谋求在香港主板上市。
从业绩数据分析来看,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,啄木鸟维修实现收入分别是4.01亿元、5.95亿元、10.11亿元、6.23亿元,一路上涨。
假设啄木鸟在2024年下半年收入与上半年持平,啄木鸟近四年收入已超过30亿。
此外,在同一时期,啄木鸟的毛利分别为3.23亿元、4.84亿元、8.51亿元、5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3343.1万元、620.4万元、4887万元、3888.1万元。
另据新闻媒体报道,近年来,啄木鸟毛利率均超过80%,公司在订单上的收入占订单支付总金额的约40%。这一抽成比例相较于其他维修平台如万师傅、鲁班到家等高出两到三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