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吉:古艺印泥:“青山”中历练“绿水”中调和

综合清洁服务 | 2024-07-21 01:06:03

  旌德人汪春林,祖上一直制作徽墨。改革开放后,汪春林在传承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的同时,依据其祖传秘方——《红术轩紫泥法定本》,开始试制古艺印泥。有人将印泥与笔墨纸砚放在一起,合称“文房五宝”。《红术轩紫泥法定本》是清朝同治三年(1864),汪氏祖先汪镐京整理的。时至改革开放,此印泥制作技艺已断代八十余年。经汪春林数年试制,终于成功恢复生产,如今,汪春林制作的古法油烟墨和古艺印泥均跻身省级非遗。

  一盒印泥,一个书画人正常使用,少则三五年,通常用十来年。因此市场需求总量不大,所需原材料自然不多。汪春林说,制作印泥所需的朱砂,当地并不出产,过去主要是在荆湘行商的皖南人带回来的。这些徽商回乡时,褡裢里装上一小包朱砂矿石,回家就够用一两年。所需的蓖麻油和艾绒,都是就地取材。汪春林说,制作印泥要求一尘不染,因此,只有在人迹罕至的青山绿水间,才适合加工。

  购来朱砂后,首先要用烧酒搓洗。坐地洗砂,然后暴晒,蒸去水汽。晒干后,放进瓷钵或药臼,开始用瓷杵擂捣、研磨。这种擂研,需要足够的力量,但又不能将朱砂洒出钵臼,需要的是“暗劲”。这要求印泥工桌边,慢擂细研。研砂成末之后,放入瓷盆,加入胶水或清水浸泡。同时,在清水中继续擂捣研磨。由于朱砂矿中往往含有少量铁质,铁质容易使朱砂颜色变黑,如果用化学方法清除铁质,不仅工序繁琐,而且成本很高。汪春林因陋就简,直接将有线广播上的磁铁放置朱砂液中,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  刚开始,研成粉末的朱砂会漂浮在混合液的上层。这时,需要将混合液静置在清洁、无风之处,让它慢慢沉淀。然后,将上层的液体撇去,倒进另一个瓷钵。这时,再向混合液中加入胶水或清水,继续暗劲擂研。如此往复数次,直到感觉钵底的朱砂已没有杂质为止。

  以上这样的一个过程,在印泥制作中叫“水飞”。这时,盛朱砂液的瓷钵内,上面会出现一层黄膘,将它撇去,只取中层部分的。

  作为印泥制作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之一——蓖麻,皖南山区的村头树林、河流两岸,多有野生。汪春林说,蓖麻油比大多数植物油的黏度高,凝固点低,既耐寒又耐高温。流动性强,而且有很强的旋光性。在常温下,几乎不发生氧化、酸败,储藏稳定性强,是制作印油的天赐之宝。

  每年霜降到来时,汪春林便开始在当地收购蓖麻。晒干后,晾放在透风、无尘的竹匾里。次年春取出,在阳光下碾取蓖麻籽。榨油之前,需将蓖麻籽清洗晒干,再用水压机冷榨,冷榨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以内。将榨出的蓖麻油倒入瓷钵(忌用铁锅),架锅煮沸,保持沸腾状态。半天至大半天之后,抽掉硬柴,以文火慢煨三个昼夜。然后,倒进瓷钵,静置一周,撇出清油,倒掉渣滓。几经过滤,清除杂质,蓖麻油逐渐变得清澈明亮。

  汪春林说,到了这个地步,蓖麻油的加工提炼仍没结束。将已经清澈明亮的蓖麻油倒进烧杯,不断加热至150摄氏度左右,持续一整天,使得油中的杂质进一步挥发。此时,蓖麻油的黏稠度更高,原先的青蒿气逐渐消失。

  待油冷却后,再将蓖麻油倒进瓷钵,用玻璃盖罩严,埋入阴凉的地下二尺左右,十天半月之后取出。再放置在僻静处的露天里,支架稳妥,无论阴晴风雨,让它接受大自然的历练。这种历练,是一种自然氧化。少则三五年,多则,时间越久,油色越明亮。

  制作印泥的第三种主要的组成原材料就是艾绒。艾,皖南人称“艾蒿”,皖南山区到处都是。制作印泥是如何想到用艾绒的?

  汪春林说,天然艾叶的分合特点,是很多人不知道的。你随便抓几张艾叶,任凭怎么拿捏、搓揪,然后轻轻松开,放在桌上,记住它们是什么形状。你离开,一时半会儿再回来,你会发现,它们还是那个姿势,一点儿也不可能会发生变化。汪春林说,皖南人把艾叶的这种特性叫“合”。你不要着急,再慢慢地将这个艾叶团牵扯开,拉散叶团,记住它的形状后,过一会儿回来,散开的叶团也还是那个形状。这个现象,皖南人称它为“分”。汪春林说,艾叶的这种“分合”特性,是人们用它制作印泥的重要因素。

  制作艾绒的第一步是理艾。先将采购的艾蒿铺开、摊晒。晒干后,放进一只箩筐,先剔除梗、蒂、碎屑,反复搓揉,将艾叶中的“黑星”全部搓尽。然后,将艾绒抓起来,在箩筐里或棕绷上抛掷,以清除混在艾绒中的硬梗、杂质。接着,把艾绒放进烧杯或瓷钵,再加入硼砂和清水,加热煮开。硼砂是弱碱,可以清除艾绒中的部分植物脂和蜡。

  最后,就是用酒精溶液清洗艾绒中的叶绿素。将艾绒浸泡在酒精溶液中,用玻璃棒不断匀速搅拌。大约浸泡两天,捞出艾绒,挤去酒精溶液,放入箩筐,在清水中清洗。“一身净”的艾绒,开始接受阳光的曝晒。晒干后的艾绒,用手撕拆成一丝一丝的纤维,放入玻璃瓶或瓷钵内,封住瓶口或盖严钵盖,以备使用。

  汪春林说,要想把印泥做到得心应手的境界,前提是要弄懂印泥中各种成分的作用,以及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。朱砂是最终体现印文的主体,但如果将朱砂单研成泥,印章扑粘上去之后,钤在纸上,时间一长,就会干燥脱落。它需要借助蓖麻油,才能粘贴到纸上。而蓖麻油和朱砂的比例必须适中。经过上辈几代人的试验、试用、总结,汪春林说,他已牢固而准确地掌握了这一配比度。当然,即便朱砂与蓖麻油有适中的配比,假如没有艾绒,或者艾绒比例失当,也照样制作不出好印泥。艾绒犹如“衬胎”,能很均匀地附着蓖麻油,使朱砂均匀地浸润在蓖麻油中。可见,艾绒、朱砂、蓖麻油三者在印泥中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。

  从大量实践中,汪春林总结出朱砂、蓖麻油和艾绒的大致配比方案。按照这种配比方案,先把所需的朱砂、蓖麻油和艾绒称好,制作时,首先是打色浆。将朱砂倒入瓷钵后,前后分两次倒入蓖麻油,用粗筷子将油与朱砂拌匀,然后再用瓷杵慢慢研磨,一直磨到深红的印泥呈缎红色。色浆制成后,便进入添加艾绒的阶段。将艾绒撕成一丝一丝的,投进色浆,边投边研,忌讳将艾绒成团投入。否则,艾绒在色浆中结球打节。汪春林说,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即便你有天仙般的巧手,也拆解不开这团艾绒了!

  搅拌色浆与艾绒时,师傅会告诉你,只能上下翻搅、研拌,切不可在瓷钵内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搅和。事实上,只要你看了印泥工的操作,就会发现这所谓“翻搅”,就是“捣”和“搭”的动作。一捣一挑,一挑一搭,重复往返。

  坐在瓷钵边的汪春林说,别看这种捣、挑、搭不大经意,事实上印泥工是心中有数的:往复的次数不能少于三百次,而且,捣、搭的次数越多越好。捣、搭结束,用玻璃将瓷钵盖上,静置个把礼拜。每天揭开玻璃盖,用粗竹筷翻搅,以使色浆与艾绒进一步相互渗透。

  一周之后,可以以印试钤。如果感觉油珠较多,则再添加少许艾绒,继续捣、搭。如果感觉印泥稍干,则再加入少许蓖麻油,也需要继续捣、搭。完成这一工序之后,再像以前一样,静置一两天。然后再试钤,直到试钤如愿,印泥制作方可视为结束。

  生活中专职书画的人,本来就是小众。一人一盒一辈子,印泥市场之小已不言而喻——就是这样的小生意,汪春林也能做得兢兢业业,精益求精。他能把这少数人一辈子只用一小盒的印泥,做成传宗接代的非遗产品。如果不在这深山中历练,谁有这样的性情?